顯示具有 doc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oc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使用 npm 反向代理內部 nginx 的靜態網站為 https

使用 npm 反向代理內部 nginx 的靜態網站為 https

繼續上一篇 CHG: 使用 duckdns 轉發自建的靜態網頁伺服器 已經有一個網域可以打開了,再來是要處理 https 的安全連接



安裝 Nginx Proxy Manager

這裡用 docker 快速搭一個就可以

記得讓出 80/433 兩個端口,否則申請 Let’s Encrypt 憑證會報錯失敗

# 創建資料夾
sudo mkdir -p /srv/npm/data
sudo mkdir -p /srv/npm/letsencrypt
sudo chown -R 1000:1000 /srv/npm

#  安裝 npm
docker run -d \
  --name npm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p 80:80 \
  -p 443:443 \
  -p 81:81 \
  -v /srv/npm/data:/data \
  -v /srv/npm/letsencrypt:/etc/letsencrypt \
  jc21/nginx-proxy-manager:latest

建好之後從 http://localhost:81 端口進入管理介面,預設的帳帳密碼是

  • 帳號: admin@example.com
  • 密碼: changeme

第一次進入會要求你註冊一個超級管理員帳號,弄好登入可以看到這個頁面


接下來需要你到路由器上把上一篇
CHG: 在 ubuntu 使用 docker 架設 nginx 靜態網站伺服器

原本
真實IP:80 轉發到 192.168.3.92:8081

*這部分改成
真實IP:80 轉發到 192.168.3.92:80

*再來追加一條
真實IP:433 轉發到 192.168.3.92:433


這裡的 80/433 是剛剛建立的 Nginx Proxy Manager 服務
接下來將經由 npm 反向代理到內部的 8081 靜態網站
81是管理介面不要對外開放避免發生安全問題,保持在區網內使用端口接入就好



新增一個反向代理

註冊好之後從 Proxy Hosts 中新增一個反向代理


網域填你剛剛註冊的,我這裡範例是 chgsite.duckdns.org
IP填 172.17.0.1 這是 docker 的網關,因為靜態伺服器設在 docker 中
Scheme 只能填 http 就好,因為我們內部的 nginx 並沒有啟用 https
最後 port 填寫剛剛創建的 8081


然後在瀏覽器打上 http://chgsite.duckdns.org 應該就能看見你的網站了



新增對外的 SSL 憑證

這裡從簡在 NPM 中申請免費的 Let’s Encrypt 憑證就好,編輯剛剛建立的反向代理

在上方的分頁選擇 SSL 進入之後,第一個選擇申請新的 SSL 憑證


然後按下確定就會自動申請了,記得對外要打開 80 與 433,任一沒開都會報錯

申請完畢之後就可以使用 https://chgsite.duckdns.org 就能擺脫瀏覽器的安全性警告了


這樣就處理完成了,如果反向代理的服務沒有強制要求對內的部分也要加密走 https 做到這一步就足夠了



新增對內轉發的 SSL 憑證

這邊假設對內的服務強制要求 SSL ,一樣用 nginx 來做簡單模擬的,如果 nginx 強制要求必須跑在 https 模式的話該如何做






使用 duckdns 轉發自建的靜態網頁伺服器

使用 duckdns 轉發自建的靜態網頁伺服器

接續上一篇 CHG: 在 ubuntu 使用 docker 架設 nginx 靜態網站伺服器
已經架設好靜態網站伺服器,並且可用外部IP瀏覽網站了,這邊要去註冊一個域名來轉發自己的IP,這樣就可以不用記住數字而是記住一個域名

域名這裡用免費的方案 duckdns 服務,如果是華碩的機器內部其實也有ddns可以註冊,這是一樣的意思,只不過這裡用 duckdns 來實現



註冊 duckddns

進入該網站 https://www.duckdns.org/
選一個第三方帳號註冊,然後就可以登錄自己想要的域名了


這邊先不用考慮動態IP的問題,跑起來之後再處理就好,先直接從網站註冊能用就好
註冊好之後用下面的指令,看看剛剛註冊的網域有沒有返回你自己的IP

nslookup chgsite.duckdns.org

確認有返回正確的 IP 就是可以用了

即使 nslookup 可以查到,瀏覽器也有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用,仍然不行的話重啟一下電腦試試看


再來就可以用該網域 http://chgsite.duckdns.org 從公網存取你的靜態網站了

確認的時候記得用手機網路試試看,不然在同一個 wifi 下路由會直接走內網,無法真的測試到外部是否能存取


再來下一篇是將他變成 https 以及處理掉結尾的 8081 直接用域名存取的教學
CHG: 使用 npm 反向代理內部 nginx 的靜態網站為 https




動態更新 duckddns

簡單說就是定期執行指令上傳IP到 duckdns 上,這樣就能處理動態IP的變動了,即使變動後依然能在第一時間更改IP位址

執行下面的指令創建一個 duckdns 這預設每5分鐘會自動更新一次

裡面的 Token 從 http://chgsite.duckdns.org 登入後會看到,網域記得要先註冊才有效

docker run -d \
  --name=duckdns \
  --net=host \
  -e PUID=1000 \
  -e PGID=1000 \
  -e TZ=Asia/Taipei \
  -e SUBDOMAINS=<你的子網域名稱>\
  -e TOKEN=<你的Token> \
  -e UPDATE_IP=ipv4 \
  -e LOG_FILE=false \
  -v /srv/duckdns/config:/config \
  --restart unless-stopped \
  lscr.io/linuxserver/duckdns:latestv

詳細指令可以參考這邊 linuxserver/docker-duckdns


完成之後等個10秒再執行下面指令

docker logs duckdnsd


看一下倒數第三行,成功的話會是
DuckDNS request at Fri Aug 15 17:51:15 CST 2025 successful. IP(s) unchanged.

失敗的話會看到 KO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在 ubuntu 使用 docker 架設 nginx 靜態網站伺服器

在 ubuntu 使用 docker 架設 nginx 靜態網站伺服器

主要是要講 npm (Nginx Proxy Manager) 至於架設的東西就隨意選個最簡單的 Nginx 當範例架設一個簡易網站就好


安裝 docker 套件

使用官方懶人包安裝docker

curl -fsSL get.docker.com|sudo sh;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創建範例網站

建立範例網站

# 建立範例 index.html
sudo mkdir -p /srv/www/mysite.com/html
echo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我的網站</title>
</head>
<body>
  <h1>歡迎來到我的 nginx 容器網站!</h1>
  <p>這是來自 /srv/www/mysite.com 的內容。</p>
</body>
</html>' | sudo tee /srv/www/mysite.com/html/index.html > /dev/null


啟動 nginx 容器

使用簡易腳本來自動創建範本

# 安裝
docker run -d \
  --name www.mysite.com \
  -v /srv/www/mysite.com/html:/usr/share/nginx/html:ro \
  -p 8081:80 \
  --restart=always \
  nginx:alpine

安裝好之後測試一下

curl http://localhost:8081

有的看到範例內容的話就完成了


檢視網站內容

網址: http://localhost:8081

直接把貼到瀏覽器上就可以看到網站內容了,如果是谷歌的機器就把 localhost 換成公開的 IP 即可,記得事後加強一下安全就好。

或是使用 Vscode 用 SSH 連入,預設會自動轉發遠端的端口到本地,一樣可以用 localhost:8081 打開遠端沒有開放的網頁。



開放端口給外部IP連接

在內布已經可以用 localhost:8081 看到網站之後再來要把你的IP公開出去,在家用的網路中通常需要再路由器中設定虛擬伺服器轉發

下面以 ASUS 的路由器為範例,這台路由器必須直接輸入 Hinet 連線帳密碼取得對外IP才有效,如果是宿舍環境無權動到最上層路由的話就不適用這個方式了

要是無權動路由器又想自架的話,一個免費的方案是用 cloudflare tunnel 突破NAT的阻擋

 

位置在
左邊::外部網路(WAN) → 頂部分頁::虛擬伺服器


進來之後打開功能並且輸入


成功之後會長這個樣子


這一整條的解讀就是把 真實IP:80 轉發到 192.168.3.92:8081 的意思

來源IP是白名單只轉發特定IP,留空就行不用限制

再來就可以在瀏覽器中輸入 http://真實IP 即可看到剛剛建造的網頁了


要註冊自己的免費域名可以參考下一篇
CHG: 使用 duckdns 轉發自建的靜態網頁伺服器



其他:: 快速啟動 nginx 容器

自己寫的一個快速部屬函式

source <(curl -sL gist.githubusercontent.com/hunandy14/7dafceef67cb47db38620a3c2479792d/raw)
run_nginx_site mysite.com 8081

就可以部署好了,預設會部署在 /srv/www/$DOMAIN/html
詳細使用說明自行點進去 gist 裡面看說明


要刪除該容器可以使用下面指令刪掉

docker stop www.mysite.com && docker rm www.mysite.com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在 docker 中創建 WireProxy 代理伺服器

在 docker 中創建 WireProxy 代理伺服器

上一篇手動創建的可以參考這裡的做法
CHG: 在 Ubuntu 中創建 WireProxy 代理伺服器

重複的如何生成設定檔等等這篇不再重複贅述,會集中在如何部署在 docker 上。會需要部署在 docker 上是因為如果有不只一個 WireProxy 通道要在 host 上跑會變得很難管理。

每次更改設定檔得重啟服務,甚至有時候只是想單獨只要關閉其中一個通道也是相當麻煩,上 docker 就很省事以上都同輕鬆管理。

在 Windows 上可以直接安裝 docker 就可以有圖形管理介面了,如果是在 linux 上可以用 portainer 這個管理套件。都不安裝也沒差純指令管理也行。


下面讓我們開始吧,記得先準備好能用的 wireporxy.conf 檔案



步驟 1:建立 Docker 映像檔

建立 Dockerfile

mkdir -p ~/docker/wireproxy
nano ~/docker/wireproxy/Dockerfile

內容如下

FROM debian:bullseye-slim

# 安裝必要工具
RUN apt update && apt install -y wget tar && rm -rf /var/lib/apt/lists/*

# 建立工作目錄
WORKDIR /opt/wireproxy

# 下載並解壓縮 wireproxy 二進位檔
RUN wget https://github.com/whyvl/wireproxy/releases/download/v1.0.9/wireproxy_linux_amd64.tar.gz -O /tmp/wireproxy_linux_amd64.tar.gz && \
    tar -xzf /tmp/wireproxy_linux_amd64.tar.gz -C /opt/wireproxy && \
    chmod +x /opt/wireproxy/wireproxy && \
    ln -s /opt/wireproxy/wireproxy /usr/local/bin/wireproxy && \
    rm /tmp/wireproxy_linux_amd64.tar.gz

# 設定預設啟動命令
ENTRYPOINT ["wireproxy", "-c", "/etc/wireproxy.conf"]

建立 Docker 映像檔

cd ~/docker/wireproxy
docker build -t wireproxy .

這個映像檔可以重複使用,並且會自動儲存在docker中



步驟 2:執行 container

# 0. 刪除就有的docker
docker stop wireproxy
docker rm -f wireproxy

# 1. 建立 docker
docker run -d \
  --name wireproxy \
  --cap-add=NET_ADMIN \
  -p 1080:1080 \
  -v /etc/wireproxy.conf:/etc/wireproxy.conf \
  wireproxy

# 2. 設置開機自動啟動 (no|always)
docker update --restart=always wireproxy

跑完就已經啟動服務了,用下面的指令確定一下IP有無跳轉

myip() {
    echo -e "🌐 Direct  IPv4 : \033[1;33m$(curl -4 -s ifconfig.me)\033[0m"
    echo -e "🌐 Direct  IPv6 : \033[1;33m$(curl -6 -s ifconfig.me)\033[0m"
    echo -e "🧦 SOCKS5  IPv4 : \033[1;36m$(curl -4 -s --socks5 localhost:1080 ifconfig.me)\033[0m"
    echo -e "🧦 SOCKS5  IPv6 : \033[1;36m$(curl -6 -s --socks5 localhost:1080 ifconfig.me)\033[0m"
}; myip



執行多個不同代理的 container

如果要跑多個服務就是步驟2重複執行就可以,只需要更改 port 與 設定檔 即可

例如要讓 1081 對應到本機 /etc/wireproxy/wp0.conf 的話可以像以下這樣設置

docker run -d \
  --name wp0 \
  --cap-add=NET_ADMIN \
  -p 1081:1080 \
  -v /etc/wireproxy/wp0.conf:/etc/wireproxy.conf \
  wireproxy

如此一來就可以輕鬆建立對應各個伺服器的代理了,要關哪個改哪個都是獨立的,隨意輕鬆來互相不影響。






快速部署多個不同代理的 wp 容器

一個容器對應一個設定檔案,所以這邊寫了兩個快速產出設定檔與執行docker容器的函式

快速產出設定檔案

wp_conf_init() {
    local name="${1:-wp0}"
    local dir="/etc/wireproxy"
    local file="$dir/${name}.conf"
    local msg

    # 建立設定檔目錄
    sudo install -d -m 700 -o root -g root "$dir"

    # 初始化設定檔
    if sudo test -e "$file"; then
        msg="設定檔已存在,使用以下指令檢視或修改:"
    else
        # 建立模板檔案
        sudo tee "$file" > /dev/null <<'EOF'
# WireGuard 客戶端設定
# 取代這行並貼上完整wg設定檔 (包含 [Interface] 與 [Peer] 區塊)

# SOCKS5 代理設定
[Socks5]
BindAddress = 0.0.0.0:1080
EOF
        sudo chown root:root "$file"
        sudo chmod 600 "$file"
        msg="已建立設定檔,使用以下指令編輯:"
    fi

    echo "$msg sudo nano $file"

使用方式

wp_conf_init wp0

會快速幫你產好檔案,只需要再把 wirguard 設定值貼進去就好


再來處理容器的起動,這邊設定好之後執行剛剛的名稱 wp0

run_wireproxy() {
  local NAME="${1:-wireproxy}"
  local PORT="${2:-1080}"
  local CONF

  if [[ -n "$3" ]]; then
    CONF="/etc/wireproxy/$3"
  elif [[ -z "$1" ]]; then
    CONF="/etc/wireproxy.conf"
  else
    CONF="/etc/wireproxy/${NAME}.conf"
  fi

  if [[ ! -f "$CONF" ]]; then
    echo -e "\033[1;31m❌ 找不到設定檔:$CONF\033[0m"
    return 1
  fi

  docker stop "$NAME" >/dev/null 2>&1
  docker rm -f "$NAME" >/dev/null 2>&1

  echo "🚀 啟動容器:$NAME"
  echo "  🌐 主機埠 $PORT 映射至容器 1080"
  echo "  🔗 掛載設定檔 $CONF → /etc/wireproxy.conf"

  CID=$(docker run -d \
    --name "$NAME" \
    --cap-add=NET_ADMIN \
    -p "$PORT":1080 \
    -v "$CONF:/etc/wireproxy.conf" \
    wireproxy)

  if [[ $? -eq 0 && -n "$CID" ]]; then
    echo "  ✅ 成功啟動容器:$NAME"
  else
    echo "  ❌ 容器啟動失敗"
    return 1
  fi

  return 0
}

執行函式

run_wireproxy wp0

就可以把剛剛建立的設定檔跑起來了

需要開機自動啟動再自行設定: docker update --restart=always wp0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如何在 docker 安裝 SQLServer 2022 的容器

如何在 docker 安裝 SQLServer 2022 的容器

現代在Windwos11上安裝相比於之前簡單了不少,現在一步一步跟著安裝吧。

裝在 docker 上有一個好處是不會掛在服務上要關掉直接關掉 docker 就好一切乾淨,軟體層面切割的比較徹底一些。

另外因為是 docker 是跑在 linux 上的,所以間接的 Mac M2 晶片的電腦也受益了是可以安裝的。



步驟1. WSL2

安裝 WSL2 指令參考這個

wsl --install

以前還要定系統設定現在通通不用了,直接就整合好一個指令裝到好
裝好之後需要重新啟動,重新動之後會看開裡面多出幾個東西

找到多出來的 ubuntu 打開它還會在安裝一次,裝好就能用了,過程會提示要輸入帳號密碼

一切都好了之後,用這個指令做最後的確認可以看安裝的是幾版的

wsl --list --verbose


有一點讓我有點意外的在 Windwos11 上這樣裝完顯示的版本居然是 WSL2 但卻沒有啟用 Hyper-V ,不知道是不是改版了 WSL2 沒有綁定 Hyper-V 還是怎樣。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總之有這個疑慮的人照著這篇做完可以放心沒有被強制開啟 Hyper-V ,下面安裝 docker 也要注意要用 WSL 的環境,不然安裝檔會順便幫你啟用。



步驟2. 安裝docker

Docker: Accelerated Containe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首頁就一個大大的下載,載了直接裝就是了

過程中會問你要不要用wsl的環境,全都預設給他按下去就好了
裝好打開看一兩眼沒問題就可以裝 SQLServer 了



步驟3. 安裝 SQLServer

指令只有兩個

下載容器

docker pull mcr.microsoft.com/mssql/server:2022-latest

載好之後再來要啟動它,這個啟動可以當作是實例要啟幾個都行每個獨立的
這邊密碼自己改一個包含<括號>整團是密碼,別留下括號會變成密碼的一部分
sql1就當作實例的區別吧如果要啟第二個實例這邊要改

docker run -e "ACCEPT_EULA=Y" -e "MSSQL_SA_PASSWORD=<Your@Passw0rd>" `
   -p 1433:1433 --name sql1 --hostname sql1 `
   -d mcr.microsoft.com/mssql/server:2022-latest

然後就完成了,再來隨意載個能連的軟體連接看看,預設管理員是SA

推薦載這個輕巧好看的軟體:Download and install Azure Data Studio




參考